2月27日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郑州大学联合成立的“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正式揭牌,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副院长刘晓云,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牛书成、校长刘炯天,省人大环境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副巡视员冯建勋,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王爱,省法学会环境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王群,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师伟,省高院环资庭庭长徐哲等出席活动。张建伟、朱春玉等专家学者及郑州大学法学院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据悉,成立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在全省尚属首次。
揭牌活动由省高院副院长刘晓云主持,省高院环资庭庭长徐哲与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梁庆亚共同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省高院院长张立勇与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共同为该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进行揭牌;刘晓云副院长宣读了基地负责人及研究院聘任决定,并由张立勇院长为冯建勋、吴喜梅等12名研究员颁发证书。省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邢莹,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也参加了揭牌仪式。
张立勇院长作出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生态环境问题,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省高院与郑州大学合作设立理论研究基地,可以更加密切河南法院与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理论界的合作,更好地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利双赢。张院长还对环境司法理论研究基地建设提三点建议:一要加强环境资源审判理论创新,要注重研究基础理论,更要坚持问题导向,重视理念与实践的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二要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实证研究,既要研究环境权益保护、环境公益诉讼等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问题,也要密切关注司法实务新动向;三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构建开放、多元、合作的交流模式,促进环境司法实践的发展,力争把研究基地建设成为国内环境司法领域有影响力的、一流的交流平台。
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河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加强了司法与法学界、科学技术界的沟通交流,为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是深化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提升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水平的有力举措。
在揭牌仪式前,省高院张立勇院长一行首先看望了省人大代表董广安、田土城,省政协委员李倩、沈开举、刘宏民等,张立勇院长亲切的问候、诚挚的嘱托,让代表委员们倍感亲切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