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凤泉区人民法院不仅加大对家事纠纷案件的调解力度,更注重结案后的技术指导,对照“五分法”让当事人自查矛盾发生的“症结”所在,然后有矢放的进行疏导教育,教会他们正确处理家事的方式,进一步融洽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近年来,凤泉法院受理婚姻家庭案件的数量逐年递增,今年已占全部民事诉讼案件的18%,其中相当一部分案件属重复发生。为降低重复发生率,减少家事纠纷上涨趋势,该院民事审判人员一方面加大审判调解力度,一方面推广应用“五分法”,在结案后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沟通总结,明确各自的问题所在,及时修复亲情,增进感情,确保家庭的完整和睦。
“婚姻家庭案件相对来说调解撤诉率还是比较高的,矛盾纠纷经过前期处理,在案件调解或判决后,双方已进入放松冷静期,不再有较多的戒备对立情绪,此时对审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还是比较能听得进去和认同的。”民一庭法官闫帅锋这么认为。“五分法”就是在这一阶段进行充分运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分法”即一分信任、一分责任、一分沟通、一分包容、一分谦让。婚姻家庭生活中,缺少任何一分,都存在矛盾突发的隐患。况且婚姻家庭纠纷当事人之间有特殊的身份关系,若进入司法程序处理,也往往造成难以修复的感情裂痕,与其事后弥补,不如提早预防。凤泉法院正是基于此,才积极推广“五分法”的运用,将事后弥补和提早预防工作一并开展,选择恰当时间,组织纠纷双方一起坐下来,查问题“症结”,找各自的过错,促进双方对于如何改进和预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俺婆天天看俺不顺眼,挑三拣四的,回家心情就不好,一时心烦想干脆离婚不再看她的脸色了。”小梅对法官坦承了自己当初起诉离婚的原因。后经调解小梅撤诉后,法官邀请小梅两口和小梅的公婆一起来法院“坐坐”,看似拉家常的谈话中,法官委婉指出这个家在包容和谦让上“失分”了,婆媳从两个陌生人变成亲人,需要适应磨合,更需要包容对方的脾气个性、处事方式和消费观念等,放大看对方的优点,忽略对方的缺点,并互相谦让,家庭才能和睦。在听取了法官的建议后,一大家人和和气气地回去了。
“处理家务事儿也是一门学问,法官不只调解了俺家的赡养纷争,还教我们三兄弟勤沟通、多信任。孝顺是子女的责任,老娘怎样舒坦子女就怎样来,兄弟间再也没人闹意见了。”家住杨九屯村的小王深有体会。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却可以主动介入,避免家务矛盾的发生。凤泉法院主动作为,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化解家事纠纷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倡导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