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新媒体更是一种哲学

  发布时间:2014-08-06 10:55:13


  十年前,传统媒体眼睁睁地看着突起的互联网蚕食自己:报纸失去了相当一部分读者,广告也被瓜分殆尽——2007年1月15日,世界上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瑞典《国内邮报》结束了362年的传统报纸发行,转型新兴的网络媒体形式。传统媒体无奈地走向了衰落。在困惑、茫然和磨合中,传统媒体纷纷搭建电子版,出现了纸质报纸与PDF电子版的共存,也有部分媒体纸质版面彻底退缩,成为纯粹的电子报,为电脑、手机、移动显示屏等终端设备提供新闻和“报纸版面”。在争夺市场中,报纸品牌、影响力和编排形式与互联网络的载体由敌对冲击、到化敌为友。互联网在帮助媒体行业创新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突然降临再次改变了传播模式,加剧了如履薄冰的传统媒体的危机感。2012年底全球大刊《新闻周刊》停止出版纸质新闻版,只做网上付费阅读。被公认的“新闻内容数字化收费转型楷模”的iPad报纸The Daily也宣布停刊,这是默多克解救传统纸质媒体危机和打开传统报业发展新道路的失败。虽然,损失巨大的默多克坚持认为:新媒体的出现是机遇,是新的传播渠道,但并不涉及传统媒体的生存。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是一场革命,势必改变或正在改变这个世界。在这场革命中,软件巨头微软全力加快“软件+服务”战略;诺基亚采用的 “硬件+服务”的战略转型,把自己打造成互联网公司。世界互联网巨头 Google则加快并购整合内容/应用服务步伐。他们都盯住“服务”,目的只有一个:争夺未来产业生态的主导权。是机遇,更是挑战,拥抱新媒体新时代,传统媒体必须采取一种做的心态,勇于探索、尝试、创新。

  默多克的失败激发传统媒体快速应对,迅速出击。

  中国新闻界的风向标——新华社成立了新媒体公司,积极运作手机视频、手机搜素等新媒体业务,以纸质为主的国内部、国际部,增加了微博运营和给客户端供稿的业务。北京青年报社发展的终端产品——北青Pad提出 “从北青报到北青Pad”的口号,宣称用Pad替代纸媒。媒体要做的也是一种“服务”。

  有了数字版,读者是否还会买纸版?传统的采编、发行、广告和数字媒体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是否需要一个全新的团队来执行数字业务?问题多多,每一个都困惑着我们,促进传统媒体衰落中探寻对策、更新理念和加快技术革新的步伐,寻找活路。一切都在痛苦中探索,在探索中求生存,在失败中求发展,在坚持中求胜出,勇立潮头扬远帆。

  谈及The Daily运作的失策,默多克说:“我们新闻传媒这个行业就是把信息收集起来,再向社会传播出去,我们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其实无论是在报纸上、电视上、iPad上传播这个消息,都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些都只是渠道,最关键的还是内容。” The Daily运作的一大失策,正是忽略了其拥有的庞大内容来源(从文字、图片到音视频一应俱全)。

  新闻影响人的判断。我们要相信传统媒体的力量,无论呈现方式如何变化,品牌、读者、内容的价值永恒不变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等影响力的加大,尤其要善于用社会责任和公信力经营报纸的品牌影响力,为纸纸质媒介蜕化为统一品牌的新媒体做好积蓄,网络报纸、手机报等等,“报网融合”、“报网互动”为传统媒体拓展的是更多渠道的更人性化的网络宣传服务。而新媒体为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记者提供的是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为丰富的资源。传统记者突破了采编的局限性,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萃取汇聚”去思考、去解读、去写作。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时代也是成就传统媒体、媒体记者大发展的时代,也是精英媒体、精英记者诞生的时代。当然,难度更大,竞争更加残酷。

  新媒体正在迫使传统媒体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许正如凤凰卫视媒体CEO刘爽说的,新媒体更是一种哲学。

责任编辑:戚绍燕    

文章出处:中国法院网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