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执法形象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基层法院的法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形象?在一次学习例会上大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说,法官应铁面无私如包拯,背靠“明镜高悬”匾额,把惊堂木拍得山响,令人无不敬畏。
有人说,法官应威严冷峻如影视剧中西方国家的法官,正襟危坐,举止优雅,何等的高山仰止。
也有人说,法官应亲切家常如马锡五,衣著随意,经常风尘仆仆携卷下乡,就地办案,“与群众打成一片”。
大家以最美好的词汇描绘着法官形象,俨然将法官定位于社会的表率、民众的楷模、公正的权威,而事实上也理应如此。
望着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我也在思考,社会需求和人民期待的法官形象是什么呢?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我们凤泉区法院有这样一个领头人,她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工作上敢为人先,永不言败。她就是我们的党组书记、院长郭良豪同志。两年前,她放弃了市中院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毅然承担起基层法院院长的重任。上任后,她率先垂范,锐意进取,大力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使凤泉区法院工作年年创新,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集体”等称号,树立起“文明型”、“服务型”的凤泉法院新形象。面对荣誉和赞美,她淡然,面对困难和挫折,她泰然。她总是微笑着说:为了法院事业的发展,什么样的牺牲我都愿意接受。她以海的包容与气魄重树了班子的权威,凝聚了干警们的心。
她叫崔敬,是我们凤泉区法院民二庭庭长。由于辖区企业多,需要外出办案的自然也不少,她急当事人所急,用雷厉风行的办案效率打消了当事人对女法官的偏见。今年2月,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中,原告称,一直四处躲帐的被告回到了山东省即墨市,希望法院尽快派人前去。考虑到原告是一家民营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周转困难已严重影响到了生产经营,这笔货款对他们来说就是“救命款”啊。她二话不说,安排好自己手中的案件和家里的事情,连夜驱车赶往山东即墨。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到达后,她不顾晕车呕吐的难受,带领书记员又直接赶往工商局、银行等机构进行调查、查询,最终将被告账户上一笔头一天刚到的汇款及时冻结。迫于压力被告出面提出调解,崔敬马上与原告联系,通过电话、传真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货款全部追回,崔敬认真敬业的工作精神也受到了企业的称赞。从事商事审判近20年,她从未因不廉洁、不文明、不公正受到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她犹如一条潺潺的溪水,在金钱与诱惑中穿行,却始终坚守着一份宁静、一份淡泊。
他叫李树全,凤泉区法院民一庭审判员。工作中,他每天接触的都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然而这位外表魁梧粗犷的男子汉工作起来却是另一番形象:他细致入微,不厌其烦。每次开庭都是他先到法庭等当事人,从不让当事人等他;年长者离开他的办公室,他总是起身相送;不管当事人有理无理,他都会耐心倾听、循循善诱。民事审判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李树全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针对不同的案件,探寻合适的调解方法,使一个个纠缠不清的难题迎刃而解,一位位满怀怒气的当事人握手言和。他就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默默化解着人间的不平和矛盾,催生出法治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他,奋战在法院的执行战线上,16年的法官生涯褪去了他青春的浮躁与稚气,历练出他忠于职守、甘于平淡的内涵。他叫杨玉宝。在执行某公司案件时,他依法冻结了该公司的账户存款,区上两位重要领导分别打电话替被执行人说情,语气软中带硬,他清楚地知道给这些领导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心里斗争过,彷徨过,但是法律的尊严不容亵渎,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讲法律,讲原则后,他毅然回复:“我尊重领导,但更要尊重法律。”“执行难”像困扰法院工作的礁石,而执行法官们就似那生生不息的潮水,誓以滴水穿石,百折不挠。
我有幸与他们为伍,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法官的形象。我们曾庄严宣誓:“我们不能接受当事人的请送,因为法官的称号是那么神圣;我们不能不正当会见律师,因为那会影响对法律的忠诚;我们不能乱伸手,因为手中的正义之剑只对邪恶使用;我们不能乱涉足,因为百姓心中有杆称........”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用经年累月的坚持和点点滴滴的付出,汇聚成除暴安良的惊涛骇浪,弘扬起惩恶扬善的人间正气。法官正是具备了如水的品质,才蕴育出公正清廉、无私为民、坚韧如山的形象。
哦,这正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法官形象:为了心中那永不倾斜的天平,我们应永远清正似水,执法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