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快过端午节了,您去俺家吧,俺把一楼腾出来专门给您住”。
“孩儿啊,有你这句话爹心里就舒坦多了”。
这段父子对话发生在新乡市凤泉区人民法院。5月26日,该院执行局和解执行了一起赡养案件。
申请人老王已70多岁。30多年前,年幼的王大、王中、王小,随母亲再婚来到凤泉区大块镇小块村的老王家,已有一子一女的老王将三个继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负担虽然重,日子虽然苦,但一家人齐心合力倒也其乐融融,后五个子女长大分别成家。
2014年老伴去世,随着诸多事情的发生老王和三继子之间出现隔阂,最终发展到三继子和老王不照面、也不给生活费。想到自己含辛茹苦把三个继子养大,他们不知回报还将自己当仇人,老王悲愤交加,遂于2015年1月将三继子告到法院。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王大、王中、王小3人每人每月给老王150元生活费,老王重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时,由其五个子女轮流护理,费用分担等。
三继子认为老王迟迟不将名下的宅基地土地使用证过户到自己名下,没有和亲生子女同对待,厚此薄彼,由此对判决履行产生抵触情绪。
2016年1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王大放话,“土地使用证不过户,俺三一分钱也不给”,而倔强的老王称,“恁把土地使用证都还俺,俺不再让恁养”!双方剑拔弩张,执行陷入僵局。
考虑到强制拘留三继子会彻底断了本就岌岌可危的父子情,能通过思想疏导打开双方心结,不仅利于案件执行,还维护了家庭和睦。为此,执行干警没少往小块村跑,组织双方多次协商都是不欢而散。执行干警没有灰心,邀请了村委会干部参与和解,引导双方抱着感恩、互相谅解的心,多想对方的好,认清家庭亲情和物质得失孰轻孰重。执行干警的肺腑之言最终唤回父子亲情,三继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顺利履行了判决,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段对话。
临近端午节,看到父子和好,老王也满脸的知足,执行干警倍感欣慰。